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书旗免费小说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不能让他赢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不能让他赢

“令箭催而张帅(总兵张承荫,战死于抚顺附近)殒命,马上催而三路丧师,臣何敢复蹈前辙!”

谁料二十三年后,明朝又“蹈前辙”,招致全军在松杏一带覆没。

用兵打仗,一要兵齐,二要饷足,三要“候机缘”即掌握时机。

三者具备,是胜利的基本条件。

洪承畴率军援锦之初,曾与祖大寿相配合,采取以守为战的“持久之策”,把清军拖住,使其欲战不能,欲罢不能。

待其粮饷不足,士兵将吏懈息之时,给予重重一击,则未必不会成功。

至少可以肯定,明军也不至失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从一开始,洪承畴想要持久战。

他又提醒崇祯和兵部,大军集中一地,转输艰难,供不应求是很危险的。

但洪承畴这些意见都未被采纳,诸如陈新甲、张若麒、马绍愉等一再重复以前所谓“师老财匮”的老调,不管主客观条件,一昧催洪等进战、速战。

他们又说通崇祯下令“刻期进兵”,不许迁延。

洪承畴只好先率六万人马至松山,其后继部队亦涌至松山,这十三万大军所需的粮食、马料怎能迅速运至松山?

洪承畴只预备了三天的行粮,这就迫使他必须同清兵速战以决胜负,大有“灭此朝食”之慨。

要不是贺今朝暗中派人用力帮他运输粮草,又安排人,洪承畴早就成了黄台吉的阶下囚了。

而陈新甲想出来的应对主意,同萨尔浒朝廷兵部想出来的主意,并无太多分别,可以说是抄作业了。

他偏偏还抄学渣的作业,妄图超过学霸。

皇太极和他的谋臣看准了明军的致命弱点,采取围困断粮道,而回避决战的方针,一下子击中了明军的要害。

明军被围,断了粮食供应,立即军心涣散,无斗志。

连将领也为断粮而惊恐不安,逼迫他们闯围回宁远就食。

严阵以待的清军趁机截杀,一夜之间,十余万大军被杀得七零八落,造成与萨尔浒一样惨败的结果。

明朝两次激战的失败,都犯了冒险主义、轻敌躁进的严重错误。

从这方面来说,强大的明军遭到失败也是不奇怪。

毕竟努尔哈赤也是明军的一员。

而到了后期,满饷明军多是在皇太极麾下效命。

杨镐分兵四路进攻,洪承畴合兵于松山决战,结果都是一样。

实际上,他们共同的失误,是把明军都置于孤危之地,因而易于被对方歼灭。

杨镐把全军分作四路,企图合围赫图阿拉。

各路独自进行,彼此互不衔接,相距也比较远,如马林自开原一路,与南路刘铤自清河进兵,其间相距四、五百里。

一旦某路有难,其它几路无法应援。事实正是这样。

在杜松一路被围歼于萨尔浒时,其它几路却全然不知,等消息传到杨镐后,再往各路发布,这就为时已晚。

努尔哈赤连续歼灭明两路,吓跑一路军后,居南路的刘铤竟然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还在直目继续深入。

这就清楚地表明,兵分势弱,每路军都处于孤危境地。

努尔哈赤以军事家的敏锐目光,一眼看穿了明军的这一致命弱点。

他采取“凭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的作成方针,集中优势兵力专对付其中一路,然后各个击破,夺取了这场关系到后金存亡的重大战役的胜利。

洪承畴“合兵”的最大弊病,是统十三万之众也是“注入孤危之地,首尾全无顾应。”

皇太极观察明军的阵势,因而迅速作出决定,合清军据险断援,掘长壕,断粮道,立陷明兵于绝境。

因为十余万大军环松山城而立营寨,它的注意力都放在松锦之间,时刻谋划解锦州之围,而忽略了它与后方杏山、塔山等城的联络,出现大漏洞。

这就给皇太极切断粮道,围困援军提供了方便条件。

尤其是大敌当前,洪承畴不思如何破阵解围,想要退师就饷,这是一大失误。

退兵时,不能善后,形见势绌,此又一失误。

清兵全力掩杀,大明重臣宿将,选卒骁骑十万之众,覆没殆尽,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

洪承畴在中原与农民军作战时,都是追着农民军打。

他组织大批人马逃跑的经验几乎没有。

而王朴也是一个藏私的人,不肯轻易把保命保存实力的绝招交给旁人,以防止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发生。

明军两次大败,固然有以上军事方面的种种因素和失误。

从根本上说,都败于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糜乱,政治黑暗、腐败。

两次战役得到了最充分的暴露。

杨镐奉命出塞东征之际,正是阉党专权,朝廷党争日趋激烈之时。

杨镐出征,内有阉党随军监督,将帅事权不能自专。

朝廷的党争波及到军队内部,各派都插手军队,各树己党,无法形成集中统一的指挥。

熊廷弼是明末着名的军事家,久驻辽东,多有建树,仍然禁不住党争的干扰和破坏,连他自己也被迫辞职归故乡。

疆场的事,不能由疆场将帅作主,完全听命于身居九重的皇帝和朝臣的无知议论和决策。

大明在萨尔浒战役和以后的各战役连续失败,问题都出自这里。

这种情况,到松山决战前,变得更严重了。

崇桢一即位就铲除了阉党,本来可以使政治维新,政通人和,天启朝所造成的危机四伏的局面应该有所好转。

但正如洪承畴所说,文臣众多,台谏纷争,朝政继续混乱不堪。

在明代,九镇以制府,文臣为将,天子自为居守。

历代一直通行武臣为将的制度。

明朝加以改革,凡为将为帅都以文臣充任。

从实际上防止武臣权重,也就避免了经常出现的武装叛乱或挟兵权以干政的危险情况的发生。

这对于巩固中央集权,保持局势的持续稳定,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都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的经验证明,一项制度推行已久,往往又生出新的弊端。

从万历末年以后,明朝变得“武弱文强”,弊病丛生。

凡国家军政大计,皆决于文臣,身任边防之职的武将都由文臣监军。

他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作战方略,因而出现号令不一,事权不专的混乱现象。

故而贺今朝坐在反贼的位置上,自是希望明清之间消耗的力量越多越多,时间拖的越久越好。

不过一想到崇祯听从吴国俊不理会政务的言论,看似不正常的操作也透露出正常。

毕竟他任人不专,性多忌,好猜疑,主意多变。

今天听这个人有道理就执行,明日听那个人的有道理就改过来。

谁知道能维持多久?

喜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yoyoform.com)从驿卒开始当皇帝书旗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最新章节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全文阅读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txt下载 - 秋来2的全部小说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书旗免费小说

猜你喜欢: 太古龙象诀都市极品医神万道剑尊英雄联盟之决胜巅峰野性小叔,别乱来!冠军之光我的绝色美女房客遮天BOSS别闹奶爸学园莽荒纪超级小医生大戏骨申公豹传承病弱将军的团宠田妻飒爆了神话版三国豪门权少又黑化了曹贼那些热血飞扬的日子我的亮剑生涯
完本推荐: 凡女仙葫全文阅读许你万丈光芒好全文阅读凡人修仙传全文阅读修真界败类全文阅读玉玺记全文阅读天道图书馆全文阅读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全文阅读莽荒纪全文阅读替天行盗全文阅读医妃惊世全文阅读侯门纪事全文阅读求魔全文阅读天谴之心全文阅读极品飞仙全文阅读遮天全文阅读凤帝九倾全文阅读神道丹尊全文阅读百炼成仙全文阅读万界永仙全文阅读无上崛起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我提取了神话之躯她把全修真界卷哭了海贼:草帽团的画家开局执教曼联,我成为了足坛教父我在远古跳大神我的黑科技游戏具现了从西汉开始摆烂变形大师在霍格沃茨开弹幕从木叶开始的制卡之路我的御兽能化形武道修行从异石开始容爷日夜献吻,小祖宗她拔刀了从武当派开始肝经验遮天,狠人傲世行提瓦特:逃到蒙德的我捡到莫娜末世:这个NPC太猛了人在西部,午时已到我把穿越门上交了加入反派从死神开始重生年代:糙汉读心后日日娇宠我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最新章节手机版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全文阅读手机版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txt下载手机版 - 秋来2的全部小说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书旗免费小说移动版 - 书旗免费小说手机站